预亏次日放“利好” 广汇汽车涨停难掩伪市值管理
炒股就看,利好权威,预亏掩伪专业,次日车涨及时,放广全面,汇汽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停难 原标题:每经热评|预亏次日放“利好” 涨停难掩伪市值管理 每经记者 黄宗彦 每经评论员 黄宗彦 1月30日晚间,市值广汇汽车(SH600297,管理股价2.33元,利好市值189亿元)发布业绩预亏公告表示,预亏掩伪公司2022年度预计亏损22.8亿元至26.7亿元。次日车涨毫无意外,放广次日公司股价一度下跌4.13%,汇汽最终收跌2.75%。停难紧接着,市值公司于1月31日盘后连发两条公告,分别为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回购方案。受此影响,公司股价在2月1日开盘不久后涨停,同时成交量大幅放量达到近半年来最高。 预亏逾22亿元,股价较大幅度下跌;然后火速推出利好消息,股价涨停。与公告性质如此“配合”的股价表现,似乎实现了公司市值管理的目的。很多上市公司都重视市值管理,但像广汇汽车这样戏剧性的操作,还是让人惊讶。笔者认为,这种故作聪明的手法,只是一种“伪市值管理”,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目标,反而容易引起市场警觉,留下诸多质疑。 首先是信披问题。不论是业绩预亏还是员工持股,又或是股权回购,都是提前完成数据统计、方案草拟以及制定决策的工作。但是广汇汽车却选择将性质差异巨大的消息分开披露,颇有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味道,不仅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,还折射出公司在信披方面的投机取巧。 其次是员工持股计划合理性存疑。公告显示,广汇汽车按年度业绩考核设置了3个解锁条件,从2023年至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亿元、33.75亿元以及45.6亿元。而公司自2017年后净利润就开始逐年下滑,且经销整车仍占公司总收入的绝对大头,为85.2%,但净利率仅为4%,与当下新能源汽车网上直销的方式相比,几乎很难有利润增长空间。因此,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更像是“画饼”。 第三是可转债回购连带的股权回购压力。本次广汇汽车的股权回购总金额上限为1.92亿元至2.56亿元,看上去似乎不多,但是同时广汇汽车还有巨额未到期的可转债回购金额,总额为33.67亿元,占总发行数的99.89%。截至2022年三季度,广汇汽车现金流为42亿元,在业绩和可转债回购双重压力下,顺利实施股权回购方案难度颇大。 在市场低迷或者公司股价不振时,上市公司希望以股权回购、增持或者推员工持股计划,甚至是“0元购”的持股计划提振投资者信心,但如果脱离了公司基本面,这些市值管理手法也往往没有下文。 在笔者看来,上市公司应聚焦主业,用良好的业绩和分红反馈投资者,而不是在所谓的市值管理上挖空心思,利用信息不对称影响股价波动。这是舍本逐末,更无益于公司长远发展。 广汇汽车此次行为,也暴露出上市公司信披仍有待完善、规范之处。笔者建议,若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存在多个性质不同的公告,需要同时进行披露,或者将披露的时间节点严格岔开,避免前后差异巨大的信息对股价造成强烈干扰;同时,监管应重点对利空或者利好内容加强关注和审查,尤其是对拟实施的利好作可行性分析,杜绝上市公司忽悠式信披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广发农产品日评:美豆话题不足,国内豆粕库存仍在低位
- 共享充电宝定价,谁说了算
- 2022服贸会吉祥物“福燕”公布 主体形象取材于北京雨燕
- 格力渠道生变动了谁的蛋糕
- 打新早报:中国烟草供应商昆船智能申购,市盈率低于同行
- 一财社论:慎罚少罚为市场主体运行提供宽松空间
- 格力与河北总代“分手”, 线上渠道转型进入深水区
- 商务部: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
-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应符合7大要求,可提供的产品明确
- 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
- 美国出现首例猴痘死亡病例
- 马斯克再次致函推特重申终止收购,称隐瞒虚假账户数量
- 日本财相:将全力抑制通胀
- 1370亿美元!印度“煤老板”成全球第三大富豪
- 金融纾困进行时:减负纾困 金融着力支持文旅业
- 美国楼市热度终结
- 北京丰台:有施工现场近日陆续出现阳性病例,相关单位被行政处罚
- 人民日报刊文:在互利共赢中创造价值
-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
- 港通医疗应收款占营收80% 实控人行贿串标屡发净利剧烈波动成长性存疑
- 搜索
-